跟柴油车说再见!戴姆勒、保时捷快攻新能源汽车产业
奔驰、奥迪到BMW,不难发现这一两年传统的大型车商,已经凭着深厚的造车底蕴,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与特斯拉形成一股更加紧密的竞争
奔驰、奥迪到BMW,不难发现这一两年传统的大型车商,已经凭着深厚的造车底蕴,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与特斯拉形成一股更加紧密的竞争关系。
然而不只是推出电动车款这么简单,现在这些大车厂纷纷开始转变策略,像是奥迪(Audi)就提出「2025品牌战略」,目标是要在在2025前推出20多款电动汽车,目标打造80万台新能源车型;本周保时捷(Porsche)甚至宣布要撤出柴油车市场,全力发展电动汽车。
本月初,奔驰(Mercedes-Benz)才刚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运动休旅车)「EQC 」,当时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执行长蔡澈(Dieter Zetsche)就说:「电动车是未来交通很重要的一部分,戴姆勒没有替代选项。」
本周最新消息是,担任戴姆勒(Daimler)执行长长达12年的蔡澈,将在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后离职,卸任后将加入戴姆勒董事会,未来将会由研究部主管谢勒纽斯(Ola Källenius)接任执行长一职。
今年49岁的谢勒纽斯自1993年就在戴姆勒工作,来自瑞典的他,将成为首位非德国籍的执行长,而谢勒纽斯接棒的意义,代表整个戴姆勒集团的转变,面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挑战,今年稍早戴姆勒宣布「Project Future」重组计划,并与百度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服务方面加深合作,「中国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我们不仅要紧贴趋势前缘,更要做到引领趋势。」戴姆勒执行长蔡澈当时这么说。
未来在谢勒纽斯的带领下,戴姆勒将计划推出一系列的电动汽车,以及投入研发无人车,今年稍早戴姆勒曾说要在电动汽车领域投资120亿美元资金,截至目前已经超过原本预计的投资金额,目前的目标是要在2022年推出10款纯电动车,为了因应集团策略,旗下的奔驰契合也将投资10亿欧元,在全球兴建八座电池工厂。
戴姆勒集团转型可以说不遗余力,除了发展电动汽车,今年三月更与另一家德系豪华车商BMW合作,双方将成立一家交通移动服务公司,总部会设在德国柏林,将采独立营运模式,而两集团分别持股50%。
这家公司将整合BMW的DriveNow汽车共享服务,以及戴姆勒Car2Go,会并入到戴姆勒的MyTaxi和Moovel叫车服务中,双方整合以后,共乘服务规模达到1,300万名乘客与14万名司机,目标是要对抗Uber、Lyft等叫车平台,不过目前看来只有在欧洲市场发展得比较顺利,要在美国甚至其他市场打赢其他对手,恐怕还需要耕耘一段时间。
虽说两家公司的技术和系统将整合在一起,但依然维持各自的品牌名称,未来还计划整合包括停车、电动车充电、车联网等服务,在造车以外扩大整个交通生态系。
保时捷宣布退出柴油车市场,明年推首款电动车
本周最新的消息,是以制造跑车闻名的车商保时捷(Porsche)宣布退出柴油车市场,并从2019年开始生产纯电动汽车。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折,跟保时捷母公司福斯集团(Volkswagen )2015年的废气排放丑闻有关,当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指控福斯,在美国销售的奥迪A3、福斯Golf、福斯新金龟车、福斯Jetta、福斯Passat等车款中,植入可规避官方检验的软体,在官方检验时自动调整相关参数以通过废气排放标准,但实际上这些车辆排放的废气全都超标10至40倍。
正因这起丑闻,让柴油车的形象恶化,自丑闻爆发以来柴油车销量持续下滑,2011年最巅峰的时候,西欧18国柴油车的市场占比达56%,但到2018年第二季已经减少到37%,再加上全球汽车业转型风潮,保时捷执行长Oliver Blume 本周表示,未来将不再销售柴油车型,未来将更专注在汽油、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的发展。
保时捷计划在2022年前,投资60亿欧元开发电动车技术,事实上,早在2015年保时捷就以概念轿跑车Mission E,展现跨足电动车的企图心,经过了多年的研发与精进,今年六月宣布将以Mission E为基础,开发旗下第一款量产的电动车「Taycan」,这款车据传0-100km/h加速可在3.5秒内完成,充满电的续航力能超过500公里,官方表示,预计将在2019年正式投入量产,目标是在2025年,让保时捷整体销量的一半是混合动力车或纯电动汽车。电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