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发展遇难题:核心技术尚未突破 依赖补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虽然成绩喜人,但成绩的背后仍潜藏着诸多问题:核心技术尚未突破,企业重规模而轻创新,依赖补贴等。如果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虽然成绩喜人,但成绩的背后仍潜藏着诸多问题:核心技术尚未突破,企业重规模而轻创新,依赖补贴等。
如果将充电桩运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作“猛虎”的话,至少有三只猛虎。
第一只猛虎是“技术难题”。
德国某车企和万帮联合研发350千瓦的超级快充技术,如果这些设备快速替代现有充电桩的产品,那意味着万帮过去三年斥资10亿投资的23000个充电设备一夜之间将血本无归。毕竟,技术升级不只是功率加码,还有不同技术路线的替代,这些都是巨大的投资风险。
在这只猛虎面前,我们不打算躲避,我们会积极拥抱新技术。我们的下一代超级快充近期就会发布,同时星星充电今年的投资计划也会更多地向大型场站倾斜。
第二只猛虎是“规划失误”。
现在万帮每天的日充电量是80万度,几乎都来自于25%的充电桩,这意味着至少有75%的设备投资交了学费。现在我们非常清楚怎样规划、怎样建设、怎样把每个桩群盘活,但行业内还有很多新生力量在走我们的老路。
第三只猛虎是“定位不清”。
运营商中有只要资产不要平台的,有只要平台不要资产的,也有既要资产又要平台的。如果想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最后一定会被“猛虎”所伤。对于不同的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否则就被第三只猛虎困住。
即便充电桩运营过程中猛虎不断,但也有其发展的机遇,我姑且将其比作“蔷薇”。
第一朵蔷薇是“互联互通”。
在充电运营平台已经足够多的情况下,地方中小运营商是否还有必要建自己的平台?企业成为连接者还是建设者是由不同企业的历史和基因决定的。对于万帮而言,由于过去的历史原因,在当前阶段,万帮不得不成为一个连接者和建设者“雌雄同体”的角色。
第二朵蔷薇叫“委托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