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新政下 部分新能源车企被迫大幅涨价
去年年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在整车能耗、安全标准、电池性
去年年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在整车能耗、安全标准、电池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对获补贴车型提出了新门槛,明确提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总额将较2016年政策退坡20%,并对各类车型的中央财政补贴数额进行了下调。此外,《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对各车型的补贴不得高于中央财政补贴的50%。
“这次补贴政策退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补贴政策本身就是帮助企业度过产业发展初期成本最高的困难阶段的工具,不应长期使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王秉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多的国家,继续让这个产业停留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之外,对其发展是没有好处的。”王秉刚认为,此次补贴退坡与前不久有关部门提出的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为“左右手”,背后的用意都是将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
重点“整肃”新能源客车
其实,早在2015年四部委出台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就已明确提出,对除燃料电池车以外的车型将实施补贴退坡,2017—2018年对新能源补贴数额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的补贴数额则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降40%。此次补贴退坡只是按既定方针完成的规定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主要对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三类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贴额度做了下调,其中新能源客车的补贴额度下调最大。补贴额度最高的是长度超过10米的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上限为30万元,较2016年的补贴标准下降20万元。长度6~8米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最高为9万元,下降幅度超过70%。此外,《通知》还将补贴方式仅仅考虑大客车车身长度因素改为同时考虑电池性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