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制定多个动力电池指导文件 技术路线图即将发布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受到高度重视。2016年9月6日,在电池产业联盟主办的“动力·储能电池前沿技术和应用”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陈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受到高度重视。2016年9月6日,在电池产业联盟主办的“动力·储能电池前沿技术和应用”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陈春梅处获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快起草和编制《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有望在年内公布。
同时,已经进入最后打磨阶段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也有望在近两月发布。
推动新体系电池产业化
陈春梅表示,《指导意见》明确了动力电池产业2020年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也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020年的目标现在已经很明确了,2025的目标是:要进一步加快研发和生产新体系的电池,推动新体系电池的产业化。”陈春梅说。
此前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京成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动力电池2020年的目标是,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每公斤350瓦时,成本降至每瓦时0.6元。
而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建设方案建议书中又进一步提出,2020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将不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或大幅度降低财政补贴,实现普及应用,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将达到400km、整车售价不变——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需要提升至250Wh/kg、成本需要下降至1.0元/Wh。
陈春梅介绍,《指导意见》将会在加快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加强锂电池的升级和新体系电池的研发、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加强产品安全的质量检查、完善管理业务体系等方面制定进一步的任务与措施。
除《指导意见》,陈春梅透露,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图现在已经在做最后的文件打磨工作,并有望在近两个月发布。
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技术方向,动力电池存在着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以磷酸铁锂体系为主,日韩美等国则以三元材料为主。目前前者在能量、高低温特性、经济性上明显低于国外采用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