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称将调整补贴政策 新能源汽车需技术突围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急速增长,大规模补贴难以为继,而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出现了过于依赖补贴甚至“骗补”的现象。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急速增长,大规模补贴难以为继,而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出现了过于依赖补贴甚至“骗补”的现象。
“我希望中国企业不要被去年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所误导,那是在强政策激励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8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表示。
根据中汽协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万辆,销量3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与此同时,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补贴政策,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会议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发展新阶段,补贴政策需调整、跟进。未来,补贴政策将提高技术门槛,完善补贴标准,健全监管体系,并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事实上,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急速增长,大规模补贴难以为继,而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出现了过于依赖补贴甚至“骗补”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本月初,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拟用碳配额交易替代现行的补贴政策。
对此,陈清泰表示,“政府补贴政策进入‘退坡’通道,电动汽车性价比提高的进程,能否跟上政策退坡的进程,并在退坡的周期逐渐走上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成败的关键。”
碳配额管理不应照搬照抄
据了解,《办法》借鉴了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zev)法案,并将于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目前《办法》尚处在征求意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