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站在新能源风口??中国车企将为电池制造商巨头"打工"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是全国约3000家大大小小的电池生产企业,它们在后面哄着,国家政策在上面压着。其实,传统整车企业并不希望改变现状。”2016年春节过后,伯坦科技创始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是全国约3000家大大小小的电池生产企业,它们在后面哄着,国家政策在上面压着。其实,传统整车企业并不希望改变现状。”2016年春节过后,伯坦科技创始人聂亮如是说。

2015年年底,在中国曝出新能源汽车骗补丑闻后,动辄几倍的高速增长成为历史。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5万辆,销售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8%和46%,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在未来几年逐年退坡,一些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惰性愈加明显。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着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技术研发风险,二是市场拓展风险。就新能源汽车行业看,电池成本过高,纯电动车型电池成本占比将近50%甚至更高;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突破升级仍需较长时间,构成了技术研发风险。

市场拓展风险方面,售价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如政府补贴削减或取消,顾客需求将大幅下降。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起步增长阶段,充电桩等社会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会成为顾客选择新能源产品时的制约因素之一。

同时,新能源车质量问题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即便是美国新能源发展最好的特斯拉,在ModelS上市后已经发生了超过7起车辆燃烧事件。

然而,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说,最致命的问题或许同十几年前相似,那就是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技术“空心化”。

实际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逐年取消对外资进入汽车及零部件巨头门槛。随着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其零部件体系也跟着涌入中国市场,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中国很快沦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代工厂”。

中国整车则因零部件行业缺失和羸弱,而被世界汽车巨头远远抛在身后。若非2008年经济危机为中国车企“创造”了与跨国巨头深化合作的契机,以及中国车企把握住SUV消费趋势,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极有可能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所言,未来3~5年将仅剩一半。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