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亟需顶层设计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领域。不过,在技术路线方面,人们更加熟悉的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对燃料电池汽车相对陌生。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三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领域。不过,在技术路线方面,人们更加熟悉的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对燃料电池汽车相对陌生。事实上,我国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三横三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燃料电池便是“三纵”之一。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燃料汽车技术是否已经是一条成熟的技术路线?如何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针对这些话题,记者独家专访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
我国起步早但已落后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起步不算晚。”谈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发展,毛宗强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早在1999年,清华大学就“做”出了第一辆燃料电池观光车,其后我国也一直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200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燃料电池大巴从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开到了人民大会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三辆燃料电池大巴和20辆燃料电池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推出196辆燃料电池汽车。
据介绍,在我国自主品牌车企中,上汽一直在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上汽亮相了第四代荣威950插电式燃料电池车;宇通客车在2014年成为首家通过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准入申请的客车企业。“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问题在于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没有实现商业化;此外,核心部件的可靠性也不过关。”毛宗强说。
目前,日本已经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走在全球前列。2014年底,丰田推出氢燃料电池轿车Mirai;今年,本田也正式发布氢燃料电池车Clarity。按照规划,日本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预计燃料电池车的数量将达到6000辆,公共汽车达到100辆以上。
毛宗强指出,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问题在日、美等国家已经得到解决。通用认为燃料电池小轿车的发动机寿命应该是6000个小时,以50公里/小时计算,可以行驶30万公里。美国燃料电池大巴的寿命已达到2万个小时(工作时间)。与之相比,我国的燃料电池大巴还没有统计数据,小轿车仅达到2000个小时,与其他国家已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