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车能耗高,纯电动车无助于减排!
英法两国此前出台方针,到2040年禁止销售仅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希望以此举削减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转向纯电动汽车(EV)。此外,拥有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
英法两国此前出台方针,到2040年禁止销售仅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希望以此举削减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转向纯电动汽车(EV)。此外,拥有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也显示出追随的姿态。但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御园生诚对这种趋势敲响警钟,他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这“对减排二氧化碳没帮助”。
考虑制造汽车时的能耗
如何看待被称为“转向纯电动汽车”的潮流?御园生诚认为,从目前的技术来看,迅速普及纯电动汽车并非上策。此前就有观点指出,根据“从油井到车轮理论(WelltoWheel,从石油生产阶段开始到汽车行驶阶段为止)”,对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会发现纯电动汽车的放量未必少于汽油车。
御园生诚称,他在此基础上将制造汽车时的能源消耗量加入进去进行了估算。能源消耗量可以被认为基本等同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加上制造时的能源消耗,则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更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更多。也就是说,普及纯电动汽车不会带来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可能性很高。
御园生诚表示,以日产汽车的“LEAF”(中国名:聆风,电动汽车)和汽油车“NOTE”为例。先比较行驶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行驶10万公里的情况下,汽油车排放9.9吨,电动汽车排放5.3吨,减排4.6吨。接下来看二者制造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汽车厂商很少公开制造车辆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我进行了大胆假设——车辆价格和制造时的排放量基本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