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电动汽车 >

又一家新造车公司在硅谷安家——探访 BYTON 拜腾北美总部

几个月前,美国硅谷中心地带圣克拉拉市BurtonDr4201号迎来了一位新主人——BYTON拜腾,而在上周,BYTON拜腾这个位于硅谷的北美总部终于正式启动。对于硅谷来说,这位主人的身份并不陌

几个月前,美国硅谷中心地带圣克拉拉市BurtonDr4201号迎来了一位新主人——BYTON拜腾,而在上周,BYTON拜腾这个位于硅谷的北美总部终于正式启动。对于硅谷来说,这位主人的身份并不陌生,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Tesla、FF、蔚来、LucidMotors等等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的「新造车团队」扎根硅谷,把他们的研发中心甚至企业总部设立在此。他们在此驻扎的目的无一例外:借助硅谷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和科技基因,和利用当地的人才和创新资源,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竞争力,抢先一步,做出「断层式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超越自己的竞争对手。

图1

BYTON拜腾也不例外。这家「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高端新兴电动车企业,将其北美总部放在了硅谷,主要职责是在智能汽车用户体验(人机交互)、自动驾驶前沿技术和三电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研发,同时还负责拓展北美市场和品牌。并且,和他们在中国南京的生产制造研发总部、以及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整车设计和平台技术研发中心联动协作。他们近期的目标是在2018年初的CES展上,展示其第一款高端电动SUV车型,并且在2019年实现量产。

BYTON拜腾北美总部什么样?

BYTON拜腾北美总部的大门入口处和在硅谷的其他公司一样,显得非常低调,仅有一块印有logo的提示牌,门口是一个小型停车场,目测如果员工都开车来的话肯定不够停,因为据说BYTON拜腾目前已经在硅谷招募了130位左右的员工,并将很快扩张到300人的规模。

图2

走进公司内部,一股「硅谷味道」扑面而来,几乎是全开放的办公空间,几乎所有的办公桌都可以电动升降,除了几个用透明玻璃隔开的会议室外,办公室其他空间几乎是一览无余。

图3

这样的开放空间除了体现一种平等精神外,更便于员工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BYTON拜腾这样的全球化团队来说,如何融合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不同国家的人,如何融合传统汽车制造和互联网出身的人,也是个挑战。BYTON拜腾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为了保证统一的企业文化,对自己的产品充满激情、关注对手考虑如何提升竞争力、注重沟通交流这三点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的办公室环境之中,各部门员工很容易实现沟通。

图4

Why硅谷?

对于BYTON拜腾来说,位于硅谷的北美总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为从一家新造车公司的角度来看,人机交互、自动驾驶和三电核心技术三个方面是最有可能与传统汽车公司拉开差距体现优势的。而硅谷在人才和这些方面的供应链上有先天优势。

图5

在BYTON拜腾北美总部的启动仪式上,他们宣布将和汽车巨头供应商博世和佛吉亚分别在动力和刹车系统以及人机交互层面进行深度合作。

宣布这一消息的是BYTON拜腾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魏思涛先生(TomWessner),他此前供职于特斯拉。在特斯拉时期,他建立的采购和质量管控体系吸引了全球供应商的参与,推动了ModelS的快速发展和成功。

博世和佛吉亚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全球第一,他们在中国的规模也非常大,对于他们来说,BYTON拜腾在业务层面上无疑是「小客户」,但是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他们会对初创企业做评估,此次派遣董事会成员参与签约,也说明供应商对BYTON拜腾的肯定,当然这对供应商来说也是一次参与创新的机会。

图6

在会后的采访中戴雷博士也提到,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客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而是更深入的创新技术研发及落地合作。在核心技术层面是共同研发,例如佛吉亚就有可能为BYTON拜腾的第一款量产车提供全新的座椅和座舱设计。

图7

在人机交互层面,BYTON拜腾在硅谷也开始吸引一大批人才和团队。例如在10月份刚刚加入的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副总裁丛浩仁Jeff,在苹果公司任职期间,他曾带领系统工程团队设计了多款Mac产品,包括iMacPro。而在加入BYTON之后,Jeff已经在带领着一个几十人的团队,负责推进BYTON那块1.25米长大屏幕的UI和UX设计,以及整体车内人机交互设计。这个团队目前是BYTON北美总部人数最多的团队,并且还在不断招募扩张。

(在此次BYTON拜腾北美总部的启动仪式之后,我们对Jeff进行了专访,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详解BYTON拜腾的人机交互。)

图8

在自动驾驶层面,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创业团队扎根硅谷,无论是AI算法、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或是整体解决方案,在这里都有相应的团队和人才积累。据戴雷透露,BYTON拜腾已经与一家非常知名的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团队深度合作,在2019年的第一款量产车上会搭载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目标是在2020年的量产车上,实现并搭载L4的自动驾驶技术。(具体是和哪家企业合作,BYTON拜腾会在2018年初的CES展上公布)

图9

当然目前来看,到2020年L4自动驾驶技术或许并未可以实现全面量产化,而且法律法规层面也并不明朗,所以对于厂商来说硬件成本会比较高,而且实现场景也有限。戴雷也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有L4自动驾驶技术产品化的能力,但或许先在共享模式上实现,也或许会作为选配功能搭载。

图10

他们目前已经完成2.4亿美元的A轮融资,并且已经启动B轮融资,计划在明年年中完成。BYTON拜腾CEO毕福康博士在采访中提到: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从创立到第一款车实现量产需要16至18亿美元的资金,包括工厂的建设等,而BYTON拜腾到实现产品量产前,需要融资的额度要少于10亿美元。相比于新造车刚刚兴起的初期阶段,投资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入,投资也越来越谨慎。产品能否量产,概念能否落地,对投资人来说是最关注的点。所以2018年对于BYTON拜腾来说,应该是加速跑的一年,目前位于南京、计划总投资116亿的工厂已经动工,供应链也将在2018年初100%完成布局,年初CES的概念车展示对于BYTON拜腾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节点。

传统车企整车研发周期大概是5-7年,而对于BYTON拜腾来说研发周期大概是3年,毕福康博士原先在负责宝马i8项目时,曾经创造了36个月从概念车到上市的纪录。而在BYTON拜腾能否再次打破纪录,非常值得期待。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