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新能源工厂“流产” 是无奈还是“东风”太美
“清洁能源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在夺取这一市场更大份额的比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在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蒸蒸日上的大势,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长蒂姆·巴克
“清洁能源市场正在繁荣发展,在夺取这一市场更大份额的比赛中,美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在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蒸蒸日上的大势,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所长蒂姆·巴克利曾这样感叹的说道。的确,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国内新能源市场已“先行一步”,走在了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前列,但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集团在新能源车领域却显得与其身份极不相称。
4月28日,在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议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未来新能源产品实施地点暨终止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虽说该议案还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但能通过“董事会”的决议也已经显示出一汽轿车欲终止长春新能源工厂的苗头,而终止原因是因为公司认为新能源车可以在现有工厂改造升级的基础上进行生产。
生不逢时的“新工厂”
早在2011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的徐建一(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正式对外发布了“蓝途战略”。作为“蓝途战略”的一部分,一汽计划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能力建设、生产准备等方面投资98亿元,打造乘用车纯电动平台、混合动力平台、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和多个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平台,共计开发13款新能源乘用车和3款新能源商用车。
仅一年之后,一汽轿车便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43.48亿元在长春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厂房及辅助设施,具备双班年产20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并且按照当时的规划,新工厂的建设周期为22个月,这就意味着这一新能源工厂最快会于2014年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