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车已经≠“油老虎”是否还是纯粹美国车
美系车之初印象
美系车之初印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典美系性能车之一雪佛兰CamaroSS,很长一段时间,美系车之于茶哥的印象就像这辆CamaroSS一样,Muscle而又放荡不羁。尤其是经过荧幕硬汉范•迪塞尔在《速度与激情》系列里的精彩演绎,CamaroSS和那辆同时期的道奇战马就深深凿进了茶哥的脑海中。
而近十来年,皮卡和SUV成为了北美的消费主流。不管是科幻片还是以布鲁斯威利斯、杰森斯坦森等领衔的动作片,雪佛兰Silverado、福特F-150、悍马、凯雷德为代表的这类“庞然大物”开始充斥在各种镜头里,甚至是只要有FBI的镜头,就会有像雪佛兰巨无霸这类充满厚重感的黑色SUV相随。
不管是拥有能装下大心脏,超长前机舱车身比例的CamaroSS,还是满身肌肉块的大脚怪Silverado,很长时间美系车之于我们的印象都是大排量与大块头。美系车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源于性能的不羁,到源于危机的变革
上个世纪50~80年代,地广人稀的美国具有良好的道路环境,培养了美国人喜欢开快车的习惯;而那个年代的发动机技术也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加之美国低廉的油价,共同促使着高性能的大排量车型在美国备受推崇,也让7.0L、8.0L的V8和V10在那个年代的美洲大陆横行无忌。直到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发动机的排量才在大环境的压力下不得不一再大幅缩减,第二代道奇挑战者的排量甚至从第一代的最大7.2L全系都降到了3L以下。而这一转折,也成就了主推小型省油轿车的日系汽车顺势而上,在美国市场实现了其在本土市场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巨大突破,并掀起了一场对“油老虎”们一再进逼、旷日持久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