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彻底没戏了,北京上海的政策正在扼杀它
[摘要]对共享电动车喊打喊杀的管理者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下?共享单车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火爆令人咋舌,ofo小黄车、摩拜、hellobike、优拜、永安、小鸣单车......短短一年时
[摘要]对共享电动车喊打喊杀的管理者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下?
共享单车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火爆令人咋舌,ofo小黄车、摩拜、hellobike、优拜、永安、小鸣单车......短短一年时间,冒出了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以至于让后入共享单车创业者感慨:颜色都不够用了!
共享单车的繁荣,自然也吸引了出行者对电动自行车的关注。电动车和自行车差异化,让不少人看到了新的创业模式。稍有骑行常识就知道,自行车最合理的覆盖半径为1-3公里。超过3公里,骑行会花费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此时人们会寻求更合理的出行工具,电动车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
可以看到,确实有企业在共享电动车上做了尝试。如享骑单车在上海投入了数万辆电动车,企业的愿景是到2017年年底前,在上海总共将铺设6000个点,投入20万辆电动自行车,覆盖上海所有区域。7号电单车已在北京昌平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的部分区域投放了2000辆电单车。
但可惜的是,先行试水的共享电动车,被一只叫“无形的手”推向深水区,离死亡只差一步。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了《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结合本市城市发展规划、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道路通行条件和交通安全状况,本市不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并就此公开征求意见。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