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能源汽车扎堆校园共享战团 规范管理是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专业大二女生楼梦旦,从这学期开始在图书馆负责供学生自助购买文具的“诚信格子”项目,对于只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她来说,平时如何进货、运货是一大难题。最近一个月,来来往往都是“小黄车”的校园突然多出一种绿色“小电驴”,这下,她的麻烦终于解决了。
随着不久前摩拜单车宣布向上海投放第1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上海已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城市。ofo、摩拜、小鸣、优拜……新玩家不断入局搅活了共享市场,作为重要的投放切入点,沪上多所大学和大学城内,黄、橙、蓝、绿等各色单车已经形成绚丽的风景。而近来,共享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也成了多所高校内的“新面孔”。
车子一多,会有什么问题?不免令人好奇。
不同车辆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窗外刮风下雨,你却急着横穿整个学校去上第一节课?马上放假回家了,不想提着行李挤公交、地铁去火车站?最近,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大学生。自从共享新能源汽车evcard入驻校园,很多手握驾照的“小司机”有了新的出行选择,微电子专业大四学生吴轶就是其中之一。
吴轶介绍,这种汽车和共享单车一样实行分时租赁模式,从外观来看,和一般的紧凑型车辆比较相似,4人座,纯电动;品牌方面,既有奇瑞和荣威,也有宝马,前两者的使用价格为每分钟0.5元或每天180元,宝马车的价格则翻一番。“学生时代买车不太现实,有辆车开一开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天气不好时,汽车可比单车、电动车舒适多了。只是,目前由于配套的充电桩站点设置尚不密集,所以借车、还车不够方便,而且若要“出远门”,得先在app里面查询好目的地附近有没有站点。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