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成“紧箍咒” 低速电动车管理难题待解
岁末年初,焦虑的情绪,在中国低速电动车行业中蔓延。政策嬗变的压力,让这一新兴市场的前景陡生变数。不少业内人士担忧,连续5年保持50%以上增速的低速电动车行业,或将因为新
岁末年初,焦虑的情绪,在中国低速电动车行业中蔓延。政策嬗变的压力,让这一新兴市场的前景陡生变数。不少业内人士担忧,连续5年保持50%以上增速的低速电动车行业,或将因为新国标的出台,而不得不面对命运的转折点。
就在2016年12月22日,山东德州对低速电动车进行试点的请示,被公安部发文驳回。随即在5天后的27日,国家标准委员会紧急召开了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并释放出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即将出台的信号。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全国汽车标准化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全世透露,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将在管理思路上出现重大改变。若要上路,资质、标准、牌照、驾照、保险等均缺一不可,在安全管理方面则将与“普通乘用车”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低速电动车虽然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身份转正”,但新的技术标准和行业门槛却犹如紧绷的枷锁,让低速电动车企业的未来更加坎坷。
“国务院已经确立了‘规范一批、升级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目前的标准很可能将有实力的整车企业在政策上准入但却在市场上淘汰,政策应该让行业骨干企业发展起来,让骨干企业起到实行标准的带头作用,才能达到整体的行业规范。”河南一家低速电动车企业负责人就如此表示。
“低速电动车确实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小城镇人群的出行需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认为,中国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兴起,对中国经济实则是件好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在地域、气候、经济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也催生了多层次型的汽车市场。从目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来看,低速电动车凭借购买及维护成本低廉、燃料获取简单的优势,已经是不少农村和小城镇地区最佳的代步工具。”
百万辆级市场未来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在近些年广受业界追捧,也确实展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但与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依赖政策扶持尤其是补贴刺激不同,低速电动车近乎“裸奔”,却在夹缝中迅速发展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