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2016?当电动车遇上地方政策
(记者林台)2017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2016年有哪些地方政策和管理标准正在影响我们的出行?在电动车越来普及和平民化的当下,地方政策俨然成为一道热议话题,因为它影响越来越多
(记者林台)2017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2016年有哪些地方政策和管理标准正在影响我们的出行?在电动车越来普及和平民化的当下,地方政策俨然成为一道热议话题,因为它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方式和需求。
禁摩限电,史上之“罪”
自2012年开始,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并在部分道路实施限制电动自行车行驶的措施,全面启动“禁摩限电”工作。
据了解,深圳已经先后调整并发布相关两轮电动车限行通告共14期。目前原特区内已有约85%的道路限行。限行道路、片区主要集中在主、次干道,公交、地铁覆盖率高的区域,其他未限行区域、道路两轮电动车可以通行。
但今年3月份执行的史上最严的“禁电”令,几乎涵盖了城区内所有主干道和次干道和公共交通副高区域,无论超标车还是国标车都无一幸免。剩下能跑的路段,基本都远离城区,让那些工作和生活在城区的平民,生活备受煎熬。要是没有了电动车,深圳市民出行的2017,能更加简单美好吗?
继续发挥大城市的“模范带头”作用
你方唱罢我登场,北京也迎来了史上最严限行措施。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受益的城市,其任何管理政策都会得到其他地方模仿学习。
北京在今年四月份,自4月11日起,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等十条道路除自行车外,禁止其它非机动车通行。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