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速动力电池并购潮,恐致大量中小企业出局
政策变动的风向,正悄然引起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分化。
近日,骆驼股份发布公告称,旗下10亿瓦时电池项目已经投产,按照规划,公司将继续建成总计4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
骆驼股份提速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的举动,是动力电池企业扩产的一个缩影,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力神等动力电池供应商龙头企业都开始积极扩产。记者了解到,除市场需求外,政策变动是影响企业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1月底,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从此前“不低于2亿瓦时”调整为“不低于80亿瓦时”,一下提高40倍。
调查发现,与龙头企业的扩产所不同,这一政策调整让中小电池企业直接面临生存挑战。在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放缓了动力电池产能项目,转为观望。
政策将促进动力电池行业整合
正在大幅度扩产的动力电池企业不只是骆驼股份。按照亿纬锂能日前披露的规划,今年其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0亿瓦时,2017年将扩建至90亿瓦时。
此外,宁德时代今年10月启动一项10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项目。按照规划,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能将在今年扩产至60亿瓦时,并计划在2020年扩产至230亿瓦时。
根据《意见稿》,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不低于80亿瓦时”。
“80亿瓦时的产能要求一旦实施,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屈指可数。”日前,天丰电源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目前产能都不能达到这一标准。从已公布的产能数据来看,在国内53家主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只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建成的产能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