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扑朔迷离 新能源客车积压严重
近两年,国家以空前的力度政策补贴培育新能源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但受今年9月骗补的影响,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未敲定,新能源汽车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影响最
近两年,国家以空前的力度政策补贴培育新能源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但受今年9月骗补的影响,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未敲定,新能源汽车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根据工信部统计,2016年10月份,纯电动客车市场累计生产了6684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不少新能源客车企业无法拿到补贴,导致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销售停滞,新车积压。
补贴标准仍未出台
2016年9月8日,财政部通报了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以及河南少林客车等五家客车企业骗补的调查结果,涉及金额达10.1亿元。相关部门对这5家企业停止补贴,并取消苏州吉姆西的整车资质。
重惩是规范新能源市场的首要措施,实施起来也比较快和容易,但重新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新能源补贴标准必然要考虑方方面面。新的补贴标准既要杜绝骗补现象,又要兼顾补贴科学性,同时要追求补贴效果,因此至今仍未出台。据了解,相关补贴标准预计年底前会出台。
骗补事件殃及正规企业
对骗补,查过罚过后,业内现在更关心的是今年新能源补贴何时落地。自今年4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全面停止受理,不少制造企业数千辆新车只能停放在厂区。这些新车并非没销路,大客车几乎都是先有订单再生产,但由于客车补贴动辄几十万元,没有了补贴,交易没办法达成。此外,由于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新车即使卖出去了也没办法给合格证,无法上牌买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