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与长城的合作,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狂野
长城宝马,既不是野心勃勃妄想吞下大块蛋糕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为了应付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而敷衍了事的产物。长城宝马会是一家模式独特的汽车合资公司。与众不同<
长城宝马,既不是野心勃勃妄想吞下大块蛋糕的汽车公司,也不是为了应付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而敷衍了事的产物。
长城宝马会是一家模式独特的汽车合资公司。
与众不同
来,仔细读下长城和宝马的公告。
宝马:
宝马集团不会在中国现有的网络体系之外兴建新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华晨宝马依然是宝马品牌在中国发展核心业务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筹建的合资企业也将纯电动MINI车型纳入计划之中。长城:
长城汽车或关联方将是合资公司的多数股东。中外双方股比对等组建合资公司,是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主流玩法。即便是新进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双方股比还是传统的中德各占50%。
宝马同意让长城做大股东,自然是有原因的。缺少自有销售和售后渠道的「长城宝马」,只能靠制造MINI电动车批发给别人家的经销商获得利润。
好,销售网络不让长城插手,能换来电动车技术也是好的。不过宝马在公告里说了:
华晨宝马在沈阳建立了动力电池中心,专供本土生产的宝马电动车型。要知道,MINIE使用的电动车平台来自宝马i3,电池系统更是直接照搬i3。i3的电动车技术不知道华晨宝马能不能拿到,反正长城宝马很难拿到。
长城宝马看起来只是一家生产工厂,长城多占点股比,挣的真是个辛苦钱。当然,长城背靠宝马获得商誉和品牌背书,这笔生意各取所需。
长城宝马的与众不同之处不止体现在公司架构,第一款国产车型选择MNIE之后,长城宝马的商业模式也可以玩儿出新花样。
MINIE
去年年底,MINI全球老大PeterSchwarzenbauer接受AutomotiveNews访谈时,明确表示MINIE的电动平台源自i3。其中电池技术照搬i3,电池的布局会有点不同,同时会使用专为MINIE设计的电机。
他虽然没公布MINIE续航里程,但号称很有竞争力。厂商通常都会这么说。
出于技术、成本等原因,估计MINIE会直接用i3的33kWh电池组。2018款升级版i3号称在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能达到290-300公里。
要知道i3为了实现轻量化可是用了碳纤维材料的一款小车(车价也高)。MINIE肯定不会用碳纤维材料,所以车重一定会影响续航里程。我估计MINIE的NEDC续航会在200-250公里。真实路况开起来会更少。
按照这样的情况,我看不到MINIE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有特别强的竞争力。MINIE的国产更符合宝马在华获得新能源积分的需要。但想要拿到积分,车还是要卖出去的。可在国内谁会买MINIE这样一款电动小车呢?
出行业务是宝马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马的ReachNow、DriveNow已经在全球范围投放了不少i3和MNI。
宝马计划到2020-2021年,一些城市的出行业务全部使用纯电动车型。长城宝马的第一款车量产应该也差不多要等到2020年。
目前宝马的ReachNow已在中国落地,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i3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是不可持续的。相比之下国产的MINIE更适合成为出行业务的主角。
从这个逻辑来看,长城宝马的核心商业模式可以不依赖传统的4S店零售模式,主要靠批发给出行服务商的直销模式。
难怪宝马有信心公开表示不会新建销售和售后渠道,原来真的不需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