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50万慢行 王秉刚批“基建不利”
2015年,电动车驶上“快车道”。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728辆,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倍。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到5.67万辆,比
2015年,电动车驶上“快车道”。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728辆,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倍。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到5.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
“2014年我们的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月销售量快速增长,年销售总量有望超过6万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然而,如果仔细计算发现,这一数字离原计划还有很大距离。“(目标)有可能完不成”。王秉刚担心。
销量仅完成“两成”
进入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多重利好不断出现,国务院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工信部《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财政部关于“充电设施建设奖励”、发改委“新建纯电动车企准入规定”等。从免征购置税到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众多政策直指消费端。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品也不断入市,从价格5万元的知豆电动车(补贴后4.98万)到198.8万的宝马i8插电式混合动力,可选择的产品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7125辆,销售52944辆,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494辆和2906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31辆和23884辆。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有望超过6万辆。
即便如此,离规划中的目标仍有很大的距离。
按照规划,“2013年至2015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
“推广总量与计划推广的数量差距还是很大的,现在时间过半,计划仅完成五分之一。”在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王秉刚首次对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33万辆有可能完不成。”
据他了解,截至2014年9月底还有9城市推广数量少于100辆,有几个城市没有多少推广的数量。
基建是第一障碍
“可供市场选择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还不能满足推广应用的需要,这是现状,真正拿得出的好车还不多,尤其是乘用车。”按照王秉刚的观察,尽管与前两年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可选择上,车型种类尚不能满足。
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现在市场在售的乘用车(国产)仅有比亚迪的秦和荣威550Plug-in可供选择。
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是持观望态度,担心来自多个方面,比如充电难、价格高、电池寿命、续航里程短等,都是使消费者产生顾虑的地方。“不过,我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充电设施问题。”据王秉刚观察,目前很多消费者只所以不选购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因为后期使用不方便。
现在,多数城市私人消费者停车难和充电难的问题还没有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地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建设仍然存在过度依赖电网的状态。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领域的政策和措施还尚待落实,但是具体怎么落实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今年11月的时候,财政部曾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财建[2014]692号)。其中拟对新能源推广的城市(群)以奖励的形式进行补贴。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中的城市或城市群,2013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2500辆,2014年度不低于5000辆,2015年度不低于10000辆;其他地区的城市或城市群,2013年度推广数量不低于1500辆,2014年度不低于3000辆,2015年度不低于5000辆。推广数量以纯电动乘用车为标准进行计算。
而事实上,除了北京、上海、浙江城市群等少数几个城市能达到这个条件外,很多地方享受不到这一“奖励”。而此时,由于见不到“效益”,社会资本也对此表示谨慎。
明石投资一高级投资经理告诉汽车商报记者,现在大量社会资本都在盯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块,虽然多数是看好产业发展前景,但也不乏做概念、做投机的成分,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快速投入其中,而不是短期进进出出,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的。
2015年重要的事儿
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通过对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研究发现,消费者期望的里程和实际所需要的里程是差很远的,90%的消费者期望是200公里以上,60%左右的消费者希望能够达到400公里以上,而他实际日常的生活需求只有5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心理焦虑,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加速充电站的建设。很多人认为充电站和加油站数量相当的时候才会买电动车。”
这种研究也得到了企业界的呼应。
“现在手机几乎也是每天充一次电,但为什么没有‘里程焦虑’的担忧?原因就是充电的方便性。”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任勇直言,“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瓶颈应该是充电设施不普及,如果充电设施普及的话这些都不存在。我们还需要买一个续航能力一周以上的手机吗?不需要的。”
王秉刚也认为,各部门联手起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提到第一重要的位置了,过去的确没有提到这样的高度,现在看来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电动车就难以往前走。
这个问题怎么办?“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联手推动,制定一些具体措施。要形成国家电网与社会资本协调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机制,找出解决充电难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个是我认为现在面临的第一大问题。”王秉刚表示。
在这个前提前,今后应该把整个城市交通的现代化、清洁化、智能化统一起来考虑。比如,在伦敦就把电动车的整个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统一来考虑,这样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一个统筹的进行。王秉刚认为,今后在公共领域我们也要做统一的规划,来使得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微公交、出租车、物流车等,形成合理分布的有机结合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