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布局动力电池倾向愈发凸显 威胁动力电池企业生存?
近日,华泰汽车集团年产5Gwh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项目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开工建设。据了解,华泰集团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线来保证生产出
近日,华泰汽车集团年产5Gwh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项目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开工建设。
据了解,华泰集团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线来保证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高安全的高度电池产品。同时,电池工厂设置电池回收车间,电池在生产、使用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内均能做到绿色和环保。
无独有偶,近日外媒报道称,随着在电动新EQ子品牌上投注下力,奔驰汽车已经开始打造在德国的电池工厂。
奔驰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位于卡门茨,接近德累斯顿(Dresden),该工厂将在2018开工,成为奔驰在该地区的第二家电池工厂,生产和物流区域增加了四倍至8万平方米。新工厂将交由戴姆勒子公司Accumotive运作,为奔驰、Smart电动车以及奔驰能源储备部门、48V系统供应锂离子电池。
一个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一个是国外知名汽车集团,两者不约而同地开始筹建锂电池工厂。这似乎预示着新能源车企布局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倾向愈发凸显。
紧跟而来该思考的问题是,新能源车企涉足动力电池的优劣势在哪?若越来越多的车企这么做,会否侵蚀现有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经梳理发现,除华泰汽车、奔驰以外,特斯拉、比亚迪(002594)、银隆新能源、多氟多(002407)、西部资源(600139)等都属于整车与动力电池均涉足的企业。
只是这些企业布局产业链的方式有所不同,华泰汽车、奔驰、特斯拉等属于正向一体化整合;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本身做电池出身,属于零部件企业后向一体化延伸进入整车企业;多氟多、西部资源通过兼并购方式,从材料到布局动力电池、整车领域。
特斯拉和松下在美国内华达州总共投资50亿美元建设的纯电动汽车锂电池工厂今年开始投入运转。预计2020年开始满负荷运转,届时年产量将达到350亿瓦时,可供50万辆纯电动汽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