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干货】车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措施研究

【文/电动汽车资源网特邀作者 湖北省城市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雷洪钧】安全是红线,质量是底线。没有安全,就不用讨论质量的好坏了。好质量的产品,安全性一定是高的。

【文/电动汽车资源网特邀作者 湖北省城市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雷洪钧】安全是红线,质量是底线。没有安全,就不用讨论质量的好坏了。好质量的产品,安全性一定是高的。但是安全性高的产品,不一定是高质量的产品。车载动力电池安全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高峰论坛必有电池安全的题目。但是讨论后,给外行人的总体印象是,目前中国电动汽车是不安全的,与讨论的初衷是相反的,于是出现了,网上有人发文“中国电动汽车是垃圾”。好在这些讨论的实际意义主要是正面的,并没有导致电动汽车市场的恐慌。笔者对这些讨论进行梳理,走访了一些动力电池厂家,对我国车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及安全措施进行了研究,有了一定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电芯安全失效模式分析及技术保障措施

1.电芯内部正负极短路,生产设备保障能力是关键

(1)直接原因:电芯生产过程中有缺陷导致或因为长期振动外力使电芯变形所致。

(2)失效分析:生产过程中电芯内部正负极短路缺陷的剔除,是由生产线有关设备来保证的,如果设备保证不了,会出现批量产品质量问题。这对电池生产厂家而言是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对动力电池厂家实施了目录管理,基本可以保证合规的电池厂家不会出现批量产品质量问题。

(3)安全技术措施:将不合格的(电芯内部正负极短路)电芯筛选出来,其目标值是大于99.999%的。

(4)危险度:一旦发生严重内短路,无法阻止控制,外部保险不起作用,肯定会发生冒烟或燃烧。但是在电池生产厂家有充足保障能力下,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即使发生了,整车生产厂家,自动灭火装置一定要发挥保障作用的。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