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看动力电池企业目录 赶超日韩争今朝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引爆了动力电池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同比2015年增幅达145.2%。但在繁荣表象之下,潜藏的是种种问题。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引爆了动力电池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同比2015年增幅达145.2%。但在繁荣表象之下,潜藏的是种种问题。

近年来,大批资本涌入动力电池市场,不设门槛的后果是行业的鱼龙混杂。总的来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中小规模企业遍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标准多而滞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引导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于2015年3月制订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一、谈初衷关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规范条件》融合了国家鼓励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做优做强的理念,旨在建立产品生产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今年4月2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池企业的要求。

《规范条件》从基本要求、生产条件要求、技术能力要求、产品要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销售和售后服务、规范管理七个方面对企业给出了规范。那么,有哪些企业是符合《规范条件》、被市场认可的呢?

二、看名单关于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

目前工信部已经公布前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以下简称“电池目录”),共计57家企业,进入名录的企业无疑都满足了基本要求和技术能力要求。

其中,基础要求方面规定,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2亿Wh,在动力蓄电池产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制订不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而技术能力方面,《规范条件》提出,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其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