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后劲足
在日前举办的“动力·储能电池前沿技术和应用”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陈春梅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快起草和编制《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将明确,到2025年,在加快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加强锂电池的升级和新体系电池的研发、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加强产品安全的质量检查、完善管理业务体系等方面制定进一步措施。
“可以说,《意见》的出台将对未来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熊柏青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锂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上升,给锂电池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126.9%。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预测数据也显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200万辆,而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1000亿瓦时。
市场向好不仅带来了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动力电池效率的不断提升。熊柏青介绍说,10年前,装载1千瓦时电需要20公斤的电池;现在,装载1千瓦时电只需9至10公斤的电池;到2020年,装载1千瓦时电,电池重量将降至4到5公斤,“电池重量减轻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制造工艺等制造电池的原材料就会减少,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如今,电池的生产成本已从10年前每瓦时5元到6元,降至1.5元。”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也表示,到2020年,要努力把动力电池单位能量密度再提高1倍,把制造成本降低50%。在使单位电池能量达到300瓦时以上的同时,成本降至1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