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路在何方”?

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国内包括政府、车企、电池企业、标准制定机构在内的各方都想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媒体亦不时传出类似“动力电池标准有望统一发改

我国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国内包括政府、车企、电池企业、标准制定机构在内的各方都想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媒体亦不时传出类似“动力电池标准有望统一发改委牵头近10家车企”的消息。但是迄今为止,动力电池在标准化制造上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还处在电池路线各不相同、电池型号繁杂、产量分散的较为无序的状态。

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路在何方”?

 近日,据外国媒体报道,日本日产欲出售其在汽车能源供应公司(简称AESC,日产电动车的电池供应商)51%的股份,转而向第三方供应商韩国LG化学采购电池,以开源节流、降低电池成本。业内人士分析,日产此举将为行业开辟一条“整车厂不把控动力电池”的新路,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促进车用动力电池单体乃至成组电池的标准化。

众所周知,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模块占整车成本的比例接近50%。如果整车厂商要降低电池成本,在材料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标准化制造、规模化制造”是降低电池成本的根本途径。从日产意图出售动力电池业务降低电池成本的举动来看,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制造问题不仅在国内是个难题,在国外也不例外。那么,动力电池标准化制造为何如此难解,从长远来看究竟有无破解之道呢?

标准化之路“道阻且长”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