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g电池可让电动汽车续航550公里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支持下风靡全球,行业上游也在诸多利好下迎来爆发。全球产量居前的龙头电池厂纷纷在华设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研究员及其研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支持下风靡全球,行业上游也在诸多利好下迎来爆发。全球产量居前的龙头电池厂纷纷在华设厂。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新型高能量密度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技术,近日在国际能源材料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发表后,又受到德国科学网“wissenschaftaktuell”邀请报道,广受业界关注。该技术若实现产业化,将对现有锂电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该发现让人惊奇,是从未报道过的新电池技术”,编辑在通知研究成果被期刊录用时,将匿名审稿人的评价这样传递给唐永炳。
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等领域的主要能源转换和存储设备都是锂离子电池,但是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制造成本较高,且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含有毒金属,电池废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用的动力电池行业需求火爆,但目前动力电池技术仍是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的一条沟壑。不论锂离子电池组驱动的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都存在成本和续航里程的挑战。
而唐永炳团队发现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成本储能电池。
这种新型电池把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进行了调整,用廉价且易得的石墨替代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或磷酸铁锂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铝箔同时作为电池负极材料和负极集流体;电解液由常规锂盐和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组成。该电池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正极石墨发生阴离子插层反应,而铝负极发生铝-锂合金化反应,放电过程则相反。这种新型反应机理不仅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工作电压(3.8-4.6v),同时大幅降低电池的质量、体积、及制造成本,从而全面提升了全电池的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