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近期国际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研究发展动态

●HitachiHitachi开发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2010年1月,日立和日立车用能源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的锂离子电池。新开发的电池单体容量为25Ah,能量密

●Hitachi

Hitachi开发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2010年1月,日立和日立车用能源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的锂离子电池。新开发的电池单体容量为25Ah,能量密度为120瓦时/千克,功率密度为2400瓦时/千克。

日立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自1992年以来受到日本NEDO和经产省的资助。

●Panasonic

Panasonic开发出高能量型锂离子电池。2009年12月,松下公司在镍基正极材料(镍酸锂)方面拥有专利,松下开发出3.4Ah和4.0Ah锂离子电池单体,其应用了松下拥有专利的改善的镍基正极材料。其中4.0Ah锂离子单体电池应用了硅基合金做负极,能量密度达到800Wh/l。3.4Ah和4.0Ah锂离子电池单体分别于2012会计年度和2013会计年度进行量产。

●A123Systems

A123Systems和上汽集团组建动力电池合资公司。2009年12月,A123Systems与上汽组建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ATBS),共同开发、制造和销售新能源汽车用牵引电池系统。该公司将成为上汽集团及其全资公司制造新能源汽车的优先的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上汽持有51%股份,A123Systems持有49%股份,二者平等享有管理职权。A123Systems将提供先进的车用电池单体,并与上汽一道为ATBS设计和开发集成电池系统。

●LGChem

LGChem将向长安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2010年2月据韩国媒体报道,2010年下半年起LG化学将向长安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其混合动力汽车。此外,LG化学还向通用、现代、起亚、CT&T和伊顿供应锂离子电池。

●JohnsonControls-Saft

JohnsonControls-Saft的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获得宝马、奔驰订单:JCS将向宝马7系Active混合动力汽车和奔驰S400混合动力奔驰S400混合动力汽车提供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其应用的单体为高功率6.8AhVL6P,该电池是在USABC和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开发的。VL6P单体LiNixCoyAlzO2阴极材料和石墨阳极材料,放电功率密度达3470W/kg(10秒脉冲至2.5伏),容量为25Wh。

●阿岗国家实验室加强锂

阿岗国家实验室加强锂-空气电池研究。阿岗国家实验室在电池研究方面已有40多年的历史,10年前,阿岗将锂离子电池作为研发重点,在美国能源部的支持下,目前已获得大量技术转让协议。如今,在锂离子电池研发方面大力投入。目前,阿岗将锂离子电池定性为电动汽车的过渡技术,并加强了对锂-空气电池的研发。尽管锂-空气电池仍面临科学和工程化方面的障碍,然而其极高的能量密度非常诱人,理论能量密度与柴油的能量密度相当,可达8000~13000Wh/kg。

●SionPowerCorporation

SionPowerCorporation积极研发锂-硫电池:2010年5月,该公司在锂-硫电池方面拥有专利和知识产权,目前受到美国能源部资助,正在开发实用、经济和安全的电动汽车用锂-硫电池,其开发目标是:至2016年锂-硫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0瓦时/千克,循环寿命达到1000次。如果该电池技术研发成功,配置318千克锂-硫电池的5人乘用车可行驶483公里。锂-硫电池的理论最多能量密度为2500瓦时/千克。

●BASF

BASF与SionPower联合研发锂-硫电池技术。2009年5月,BASF与SionPower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以加速Sion拥有专利的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和在电动汽车市场中的应用。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超过2500瓦时/千克,目前Sion公司的锂-硫电池技术可以达到350瓦时/千克。该公司称能量密度达到600瓦时/千克的电池技术在近期有望出现。

●bosch和Samsung

Bosch和SamsungSDICo.Ltd建立车用锂离子电池合资公司。2008年6月,Bosch和SamsungSDICo.Ltd建立车用锂离子电池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制造和销售车用锂离子电池。借助于混合动力项目,博世在功率电子、电池管理、电机、变速器、DC/DC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专业优势,而三星则主要聚焦于进一步开发锂离子电池,三星采用不同材料制造电池,如三元材料、钴酸锂等。合资公司名为SBLiMotiveCo.Ltd.总部位于韩国,两公司分别持有50%的合资公司的股份,平等享有管理职权。

●VW和Sanyo

VW和Sanyo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形成合作关系。2008年5月,大众和三洋正式宣布建立其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基于锂离子技术的下一代车用储能系统开发。三洋目前向福特和本田供应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据报道,三洋主要采用锰酸锂/石墨材料。

●BlueEnergyCo

BlueEnergyCo将量产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BlueEnergyCo是本田和GSYuasa的合资公司,两公司分别持有49%和51%的股份。该合资公司计划2011年量产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而本田也计划于2011年推出的下一代思域混合动力汽车上应用锂离子电池。

●Panasonic

Panasonic开发出1.5KWh锂离子电池模块。2009年10月,松下宣布已开发出1.5千瓦时的电池模块;模块电压25.2伏,容量58安时,体积7升,重量8千克。该高能电池模块由140个单体组成,20个单体并联成一排,7排串联成一个模块,松下在镍基阴极材料(镍酸锂)方面拥有专利。

●ValenceTechnology

ValenceTechnology先进的电池已经被用于鹿特丹的首批全电动公交客车e-Tractione-Busz。ValenceTechnology公司是开发安全耐用的磷酸锂铁镁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为全球一些最具创新性和环保特色的应用产品提供支撑技术。Valence公司成立于1989年,如今能够提供经实际验证的技术及生产基础设施,从而生产出经ISO认证的产品,并提供受一系列广泛的全球专利组合保护的生产工艺。

●EnerDel

EnerDel将与万向组建车用动力电池合资公司。2010年5月,EnerDel与万向签署合资意向书。合资公司将于2010年生产锂离子电池系统。万向将继续扩大其位于杭州的锂离子工厂的产能,该工厂目前每年大约可以制造15000个电动汽车电池包或3.9亿瓦时,合资公司项目将使万向的车用动力电池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0套或10.4亿瓦时。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