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新能源汽车 >

“跑龙套”的奇瑞何时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角?

盘点一下新能源汽车的主角,哪个不是要颜值有颜值,要硬核有硬核,要么在股市上呼风唤雨,要么在网络上春风得意,财富与人气双双收入囊中。

盘点一下新能源汽车的主角,哪个不是要颜值有颜值,要硬核有硬核,要么在股市上呼风唤雨,要么在网络上春风得意,财富与人气双双收入囊中。

提及奇瑞,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QQ,在当时那个年代QQ可谓是少有买的起汽车,备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国内外车企的崛起以及消费者的升级,奇瑞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下“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23年,41个品牌

奇瑞汽车创立于1997年,算是国内老一辈的自主品牌车企了。自1999年首款车型奇瑞轿车(即风云)上市以来,迅速发展成为自主领导品牌。自成立至今,奇瑞已经推出了超过41款车型。

历史23年,打造41款品牌,你或许惊叹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但细思后发现,这也正是其问题所在

远一点看看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比亚迪等车企大佬,近一点的看看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都是历经多年扶持一个品牌,坚持“品牌持久战”的策略,奇瑞的品牌战略显得毛毛躁躁,更像是“狗熊掰玉米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车型过多,兄弟车型内斗,缺乏传承、动不动就停产,每个车型都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难以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到头来,41款车型的销量可能还不如人家一款车型的销量。

有不少车型,推出来之后,销量不佳,于是稍微调整下外形,换个名字继续卖。比如奇瑞A5改成旗云3、后又改成奇瑞E5;东风之子CROSS也是改了3个名字。

有部分车型推出来后,刚开始火一阵子,不过销量难以长期维持,因为各种因素,很快就下滑的厉害。这都跟奇瑞鼠目寸光的品牌战略有关,该坚持的没有坚持,该优化的没有投入资源去优化升级,而是盲目地另起炉灶。

匪夷所思的是,有些车型,其实销量表现并不差,因为集团内部的管理层内斗而夭折。有的车型甚至已成经典,最终也是卷向莫须有的停产风波,比如奇瑞A3。

还有就是,新品牌与老品牌的战略摩擦。奇瑞推新车,经常抢占原有车型的市场;内部兄弟车型内斗的尴事层出不穷。比如瑞虎8干死瑞虎7,艾瑞泽GX干死艾瑞泽5,瑞虎5X干死瑞虎5等。

长期的内耗

品牌战略的混乱是外在现象,内因是奇瑞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频繁的人事变动。一汽派、安徽帮、海归派长期的三角内斗,内耗着奇瑞的研发、生产、人力资源,使其不能力发一处。

奇瑞创始人尹同跃,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在创业之初,拉拢了很多同学或老乡,早期的领导班子属于“安徽派”。“安徽派”实现了安徽汽车人才的大集合,这些人除了作风和习惯上互相了解外,他们既能团结一致又取长补短,在发展初期为奇瑞贡献颇大。

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奇瑞提升产品走自主研发路线时,这些人的经验和管理水平无法达到现代化的研发、生产、国际合作的要求。尹同跃不得不开始招兵买马,一大批一汽、东风等相人才被挖到奇瑞。2002年开始,奇瑞的销售大权便交予“一汽派”

后来“一汽派”与“安徽帮”貌合神离,渐行渐远,对权力明争暗斗。一边是立过功的老同学,一边是花高价从同行挖来的好助手,尹同跃优柔寡断,采取了折中的策略,只好将销售总经理一职设为空缺。

2003年-2010年期间,奇瑞引入大量海归精英,原有的“一汽派”和“安徽派”经过融合形成 “土鳖派”。奇瑞内部矛盾亦逐渐转化为“土鳖派”与“海归派”的斗争。最终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一分为四,导致内部的资源无法集中,这也就是奇瑞为何不断出新车型的原因。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