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局 是政策动荡还是决策失误?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行业,不管是从行业、政策,还是市场的成熟度来说,都意味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在看似美好的表象下,风险同存。怎样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规避更多的风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行业,不管是从行业、政策,还是市场的成熟度来说,都意味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在看似美好的表象下,风险同存。怎样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规避更多的风险,这是每一个决策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政策的动荡,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决策失误。相比而言,前者不太可控,而后者则显得有些冤枉。
骗补是最大的决策失误
笔者认为在所有的决策失误中,骗补是最大的决策失误。骗补事件曝光以来,从被定性骗补的企业的回应来看,大部分企业均表示并不是有意骗补,只是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有误。
不管这个“理解有误”是真的还是开脱之辞,这都是非常明显的决策失误。做人要有底线,做企业也要有底线。说的明白一点,哪怕是钻空子,涉及如此巨大的金额,也应该收敛一些。
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对骗补问题,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对部分骗补企业进行了公开通报,并依法从严处理和处罚,已经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并且对有问题的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的车辆也暂缓清算。
电动汽车资源网认为,涉及骗补的企业短期内恢复元气比较困难。由于企业骗补,其在行业的影响力和信用值将可能大打折扣;同时,国家追回补贴与罚款会给企业的资金流造成巨大压力;此外,被暂停申报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资质的企业将会面临更漫长的补贴空窗期。
对政策研究不透彻
除了企业违规以外,必须提到的就是由于对相关政策研究不透彻导致的决策失误。比如说搭载了三星电池的江淮iEV6S。
江淮iEV6S无论在2016年3月的试驾会上,还是在其后的上海车展上市发布会上都可以说是饱受好评。售价10.98万,续航最高可以达到251km,性价比也较高。但是由于其使用了三星的电池,无法获得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陷入了停产和停售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