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价格、共享成为新能源车消费者三大关键词
一转眼,距离2014年——这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元年已经过去两年了。两年中,新能源汽车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用户。您是否好奇,这些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究竟是如何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频率是多少?喜欢在哪里充电?每天行驶里程是多少?……
在7月举行的中-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与消费者行为研讨会上,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检测研究中心(EVDATA)、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基于新能源汽车后台运行数据,以及大量的消费者调研数据,发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都说大数据能说话,那么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读出哪些信息呢?
话政策:新政成功改变消费者充电习惯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出台的规定,从2015年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必须提供充电桩安装证明,才能免费上沪牌。规定一出,市场便炸开了锅,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屡屡碰壁:消费者普遍反映没有固定停车位,而且物业配合度低。尽管如此,研究报告显示,这一政策已逐步被落实,并且对于改变消费者充电习惯确实有效。
在政府的引导下,上海市私人充电桩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2013年,上海市私人充电桩仅有1000多个;而自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累计建成私人充电桩约16500个。
私人充电桩的增多让消费者的充电习惯发生了改变。同济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没有政府引导、私人充电桩较少的情况下,2014年,用户在晚上(19∶00—次日7∶00)充电的比例30%都不到。而EVDATA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如今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6∶00充电的比例已经提高至了35%,而晚上10点也成为了用户的充电高峰,充电比例高于20%,较好地利用了波谷充电,大大降低了国家电网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