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触及中国汽车产业中枢神经
[摘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在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摘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在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在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征求稿背景是,1)2015年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超过3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增加,大规模的财政补贴难以为继,且过程中存在“骗补”“套补”等恶劣行为;2)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窘境,且燃油汽车的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开始凸显;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及改变我国汽车产业新局面,发改委颁布此意见稿。意见稿表明《管理办法》将于2017年开始试运行,2018年将正式实施。分析认为此办法的颁布将重大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来看:
1)此办法涉及的企业广泛,从燃油汽车企业、进口汽车总代理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纳入管理范围。如此以来,全国车企都将面临碳配额压力。这可以防止重蹈“在2010-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由以比亚迪、奇瑞、江淮、吉利等民营车企为主推动,而大型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家车企对“碳配额”的重视程度;
2)“碳配额”涉及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注册登记机构、核查机构、交易机构、车企等相关方。参与方较多,且信息公开、途径明晰。这有利于加强舆论监督,提升本办法的实施可行性;
3)“碳配额”将成为可上市交易、流通的“商品”,这有利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的车企通过销售碳配额增收创利,同时碳配额不够的企业必须为未完成配额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