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电动汽车 >

行业专家议客车并购重组盯着补贴的收购不会成功

目的不纯的收购不会成功大多数客车企业资产情况并不复杂,收购、重组较为简单。此外,2015年新能源客车的“虚火”景象也促进了今年的跨行业投资与收购。曹鹤认为,类似苏州金龙

目的不纯的收购不会成功

大多数客车企业资产情况并不复杂,收购、重组较为简单。此外,2015年新能源客车的“虚火”景象也促进了今年的跨行业投资与收购。曹鹤认为,类似苏州金龙、吉利集团这种行业内的收购,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像格力电器这种外行造车,风险则相对较高。此前,五粮液、春兰等企业均有计划跨界造车,最后都没有成功。

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趋于严格。例如在今年,国家对电池企业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以后对于新能源客车的政策也会有调整,这样的话,如果真的计划长期从事新能源客车生产的企业才会坚持,若仅是冲着补贴想来赚一把的,便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了。曹鹤认为,以单纯赚取国家补贴为目的进入客车行业的投资方,70%~80%都不会成功。

并购的实质是各取所需

不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强弱联合”,这些并购、重组都是投资方力图凭借自身资本优势,通过资本运作与调整达到自己的投资目标。能够达成协议、完成并购的便是对彼此有需求,各取所需,最终目标是双赢。

新能源客车的研发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怎么办?格力电器也意识到,单纯依靠制造空调,并非长久之计,需要扩大产业链,那就要将资本投在目前看起来有发展潜力、且有利于资本再扩大的领域——新能源客车。但是,想要自己申请客车生产资质比较难,通过“借壳上市”的方法进入客车行业较为容易。刚好一方有资金和投资意愿,另一方有客车生产资质,你情我愿,这样就完成了跨界收购。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