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中的国产电动车智能化,新日电动车IPO即将上市
中国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经常从产品制造思路上呈现出两极化的状态,前者过分注重产品的利润忽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后者则过于理想化从而容易脱离生产线。而过去很多
中国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经常从产品制造思路上呈现出两极化的状态,前者过分注重产品的利润忽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后者则过于理想化从而容易脱离生产线。而过去很多年,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都试图在向对方靠拢,从而找到最佳的中间状态。这其中,国产电动车智能化作为制造业互联网思维成功运用的典型案例,展现了一代中国电动车造车人对于高端和更好用户体验的追求。
刚需下的理想:智能化决定高度
电动车在我国面临的市场状况是十分微妙的,一方面,电动车的销量拥有强大的刚需支撑,各种品牌遍地开花,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动车也因此被贴上了廉价、烂大街、低科技等标签。而随着新日电动车等大品牌市场保有量增长以及忠实用户的不断积累,行业巨头们渴望打破行业目前的现状,让电动车在互联网浪潮中实现高端以及附加值的提升。
而显然,智能化几乎可以满足电动车完成产品提升的所有要求。因此早在2012年,新日电动车就提出了智能电动车的概念,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智能芯片——e-cpu,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多款智能电动车。从此,电动车行业的智能化道路正式开启,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市场新丁都纷纷投入到电动车智能化的浪潮中。高端、智能、科技等也逐渐成了行业新的标签,智能化似乎正在实现所有造车人的梦想。
期待和反思:智能化需要继续乘风破浪
手机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进化到现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化体系。而电动车行业从新日电动车提出智能化概念算起仅仅过去5年时间。所以,电动车行业的整体的智能化程度其实仍然是十分低的,目前大多数品牌的所谓智能电动车仅仅就是简单的将智能化作为一个卖点,或者是简单能实现手机和电动车互联,而真正互联产生的价值则是微乎其微,依然没有成功跳出从理想到实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