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痛点之一:蓄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蓄电池用量水涨船高,其回收利用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蓄电池用量水涨船高,其回收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与日俱增,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的蓄电池用量水涨船高,其回收利用问题迫在眉睫。现阶段,虽然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前景可观,但废旧电池回收产业仍存在多重痛点。
6月1日,《深圳市开展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监管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开始实施,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方案的城市。
6月21-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带队前往江苏省、浙江省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调研,旨在推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自2014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今年1~4月,我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1%。
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蓄电池也将面临“退役期”。研究显示,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4-6年左右,电动商用车电池寿命则更短。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专业人士预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第一个报废高峰,废旧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扩大至52亿元,到2020年甚至将达到近70亿元,率先布局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或有望分到最大蛋糕。
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关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不断出台:今年2月底,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探索形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创新的商业模式;5月17日,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那么,废旧动力电池应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处理?眼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梯次利用和拆解利用。其中,梯次利用主要针对电池容量降低使得电池无法使电动车正常运行,但是电池本身没有报废,仍可以在别的途径继续使用的电池。拆解利用则是将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回收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如钴、锂等有价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