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动力电池风生水起,国产品牌不敌日韩?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存在技术路线多样化,标准、工艺不统一,智能制造水平不够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在各国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布局的关键期,我国必须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助力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存在技术路线多样化,标准、工艺不统一,智能制造水平不够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在各国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布局的关键期,我国必须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助力动力电池夺取优势。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正站在风口。记者走访一些电池企业发现,我国动力电池研发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一些国产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颇有竞争力,但依旧无法超越日本松下、韩国三星等国际顶级电池品牌。

动力电池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存在技术路线多样化,标准、工艺不统一,智能制造水平不够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在各国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布局的关键期,我国必须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助力动力电池夺取优势。

  核心技术在手已成“群狼之势”

掌握了最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经历近十年的沉寂,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涌现出一批领头企业,他们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上进行突破,具备了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产能和销量上看,我国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上呈现“群狼之势”。据统计,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高科等7家中国企业进入前十。中国锂电池的销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按当前中国锂电行业的发展速度来讲,中国在全球所占的份额还将继续上涨。

有专家估计,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增至31Gwh,到2020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产能不够用。”孚能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俊伟介绍,2016年孚能科技销售的动力电池组超10000套,而2017年第一季度已超过10000套,出货量排名全国第一。位于亚洲锂都江西宜春市的远东福特斯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值激增,从2010年的5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5亿元,预计2018年其产值能够达到30亿元。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