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重审后首次公布推荐车型目录,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2017年第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的车型中,包括客车76款,乘用车74款,物流车34款,燃料电池车1款,其中155款为去年的旧车型;分别来自38家车企。相对于去年第四批(678款)、第五批(
2017年第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的车型中,包括客车76款,乘用车74款,物流车34款,燃料电池车1款,其中155款为去年的旧车型;分别来自38家车企。相对于去年第四批(678款)、第五批(493款)推荐目录而言,本次目录车型数量较少,但在企业分布方面呈现出资源分配精细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乘用车方面,比亚迪(14款)、北汽(11款)、吉利(9款)等入选车型较多,众泰、江铃等也分别有车型入选。 客车方面企业之间分化比较严重,厦门金龙、宇通、北汽、中通均有15款以上的车型入选,而其他企业仅有1~2款车型;物流车方面也呈现出类似的局面。此次新版推荐目录中提高了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占整车质量比重的审查要求,此前受益于行业粗放式补贴模式的客车和物流车行业在此次调整中影响较大,呈现出资源向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我们认为16年对大巴需求压抑较大,在第一批推荐目录正式落地后,政策不稳定性逐步清除,我们预计客车和物流车龙头企业将在17年二季度之后的放量中受益。
物流车及乘用车以三元为主,大巴车仅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两种技术路线,节前预留一周窗口时间,有利于电池企业落实订单及调整技术路线:从目前公布电池技术路线的车辆信息来看,乘用车中三元45款、磷酸铁锂20款;大巴车以安全性为重,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电池分别为33款和39款,尚无三元电池车型;物流车中大部分为三元(22款),彰显了三元将逐步在乘用车和物流车中占据主流的趋势。 从时间节点方面来看,此次第1批目录距重审开始申报日仅17天,快于市场之前预期的20天左右,是新能源车企销售工作正式展开的发令枪。此前车企存在销售后无补贴的风险,因此17年的新能源车销售工作尚未开始,从而影响到产业链上游的动力锂电及材料的合同谈判节奏;第1批目录在节前落地相当于为上游的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了一周的窗口期,前期处于谈判中的产品合同订单等有望快速落地,拥有稳定下游车企客户资源和渠道的动力锂电企业龙头将充分受益,春节前后,较多动力锂电合同大单也将会陆续公布。1季度动力锂电行业将呈现出“暗流涌动”的局面--虽然最终的季度销量数据必然承压,但靴子落地带来的稳定人心作用不可小视,推荐目录将在推动合同落地的过程中同时也锁定了大部分车企今年的技术路线和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