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动力电池企业难达要求 九成或将出局
政策变动的风向,正影响着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步伐。11月底,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
政策变动的风向,正影响着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步伐。11月底,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从此前“不低于2亿瓦时”调整为“不低于80亿瓦时”,一下提高40倍。
对此,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0亿瓦时的产能限制是媒体和行业存在过度解读。这个产能要求本身与推荐目录以及企业能否拿到补贴并不相关。
同时,他表示,政府此番提高门槛的意图很明显,即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兼并和淘汰,改善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环境。方建华预计,未来九成电池企业会出局。
另外,长江汽车品牌总监胡铭表示,行业的规范条件也应从能耗、安全和环保等公共指标上去约束企业,而不单纯从企业产能规模上去限制。
面对政策调整,记者观察到,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在争相加大投入,扩大产能,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则放缓了跟进步伐,转为观望。
行业整合期到来 大厂扩产小厂出局
近日,骆驼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10亿瓦时电池项目已经投产,按照规划,公司将继续建成总计4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事实上,骆驼股份提速动力电池产能布局的举动,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扩产的缩影,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供应商龙头企业都已经积极扩产。
记者注意到,正在大幅度扩产的动力电池企业不止骆驼股份一家。按照亿纬锂能日前披露的规划,今年其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50亿瓦时,预计2017年将扩建至90亿瓦时。
此外,宁德时代今年10月份也启动了一项10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项目。按照规划,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产能将在今年扩产至60亿瓦时,并计划在2020年扩产至230亿瓦时。
从已公布的产能数据来看,在国内53家主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达标企业屈指可数。2016年比亚迪现有产能100亿瓦时,到年底产能将突破160亿瓦时;紧随其后的宁德时代2016年产能为60亿瓦时,预计到年底产能勉强触线,将达80亿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