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点寻找发展新能源汽车思路 动力电池强者恒强
近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上,不仅汽车区域经济成为讨论的重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新能源汽车商机同样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今年前10个月,
近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上,不仅汽车区域经济成为讨论的重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新能源汽车商机同样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体产量是3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大约24万辆,占7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7.7万辆左右,占25%。这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概况。
前6家国产动力电池企业配套量过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介绍,从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为主的车型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用户也越来越多地接受纯电动汽车的车型。今年和去年同期比较,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1~10月总体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降,下降了15%。但是在总体数据的基础上,纯电动汽车的同比还是有所增长,增长2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在乘用车环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纯电动专用车。一个相当不好的情况是:纯电动客车同比下降41%,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也下降接近54%。各地补贴政策迟迟不能出台造成的不确定性和“骗补”事件之后形成的后遗症,也许是新能源客车受影响最大的原因。
动力电池方面,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总量已达142亿瓦时,其中纯电动汽车车型动力电池配套量超过129亿瓦时,占比为9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动力电池配套量12亿瓦时,占比为9%。从动力电池配套类型看,磷酸铁锂电池仍然为主力配套电池,配套量占比达71%;三元材料电池配套量仅为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分之一,目前主打快充市场。
从目前产销3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里面配套电池的企业情况看,共有118家单体电池配套企业参与其中,其中有7家为国外企业。国内110家企业中前6家的产能占了81亿瓦时,超过了一半的配套量,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此外,王成也提到,动力电池规范目录目前已经发了四批,市场上相关配套企业的数目总计有100家,目录内形成配套的是77家,目录外配套的是23家,说明所发布的目录基本上汇聚了单体动力电池的主流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