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动力电池目录迟迟未有动静 谁是受害者?
目录与补贴挂钩,用强制性的改革办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产能,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可增强动力电池供给结构在应对需求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近日,偶然听
目录与补贴挂钩,用强制性的改革办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产能,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可增强动力电池供给结构在应对需求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近日,偶然听见公司两位同事在讨论,“这都快到十月底了,为什么第五批动力电池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还迟迟未见发布呢?”仔细算来,如果按照前四批目录那样每两个月一次的发布周期,第五批目录应该在九月份揭晓。现如今,第五批目录却未见任何动静。
据了解,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自八月份开始,就已经积极准备材料向工信部申报进入第五批目录,希望能在九月份获批。然而,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专家评审组对于申报材料的审查工作都还没有开始。即使从现在开始进行审批,目录出来都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目录与国家补贴直接挂钩,这也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削尖脑袋挤进目录的原因。伴随着前四批目录的发布,已有57家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审批,约占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仍有三分之二的动力电池企业被目录排除在外,被国家补贴排除在外。
虽然工信部一直强调,补贴和目录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此前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孟祥峰表示,“新能源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从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和电池目录没有关系。另外财政部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产品提出某些要求,但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