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伟:动力电池比能量350Wh/kg是目标 300Wh/kg是指标
2016年11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集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举行“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研讨会”,会上,针对动力电池企业对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电池比能量不同要求
2016年11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集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举行“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研讨会”,会上,针对动力电池企业对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电池比能量不同要求的困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解释说:动力电池比能量350Wh/kg是目标,300Wh/kg是指标。
据笔者了解,科技部部长万钢2016年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后五年内电池比能量要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而10月份下发的“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详细说明了此项要求。但工信部2015年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及其后续相关解读中,关于动力电池比能量要求2020年达到350Wh/kg。
不同的要求,对业内造成一定困惑,此次会议上,不少动力电池厂家对此提出疑问,并表示在实际工作当中,300Wh/kg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难题,需要企业在技术、人力、时间和经费方面做出巨大投入,要想在5年达到350Wh/kg,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对此,肖成伟说:“动力电池比能量350Wh/kg是目标,300Wh/kg是指标。指标必须达成,目标是要努力的。”
会上,肖成伟还做了“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概况的研究”的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动力电池材料和材料的综合利用”,最主要关心电池关键的核心原材料,就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等,加上电池在车上使用寿命终止之后的梯级利用和资源回收的内容。
其实从材料的角度去看,对动力电池这个产业来说归结到最后还是材料技术的进步,我想这是现在关注的一个焦点了,因为原来从车到电池,从电池到材料,实际上对材料我个人的看法,最主要涉及到这么几个方面,实际跟电池还是相关的。对电池来说,有高功率的、有高能量的、有能量功率兼顾的,这三大类,所以对材料的开发也是针对这三大应用领域来做的。比如像正极,目前用的在国内最多的应该是磷酸铁锂,现在无论是科技部牵头制定的《电动汽车重点研发专项》,还是《中国制造2025》,包括现在已经执行完成的工信部牵头做的《创新工程》,这些方面的项目设计的内容来看,还是向着高比能的方向去发展。所以说,对材料来说,目前关注的热点还是高比能的材料,无论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里边还是以三元材料为主,尤其是以高镍的三元材料为主,包括高镍+高电压的三元材料为主。我想这是现在和目前今后一段时间研发和产业化的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