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聚力打造耐寒电动车产业链 -55℃可用电池将规模化生产
[摘要]聚力打造顶级耐寒电动车产业链,哈尔滨南岗区全力构筑哈尔滨新能源科技大厦,“筑巢引凤”激活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动能全球首款-55℃能使用的耐寒电池,将在冰城首次实现规模
[摘要]聚力打造顶级耐寒电动车产业链,哈尔滨南岗区全力构筑哈尔滨新能源科技大厦,“筑巢引凤”激活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动能
全球首款-55℃能使用的耐寒电池,将在冰城首次实现规模化生产;快充6分钟即可行驶200至300公里、电池可循环使用3万次、20年,用这些世界领先科技打造的全球首款耐寒电动乘用车,将在冰城实现市场化……在南岗区打造的“高科技产业经济带”沿线东端,投资3000万元的哈尔滨新能源科技大厦昨天正式启用。在这个以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科技孵化平台,首批入驻的14家高新企业强强联合,将在哈尔滨形成耐寒电动乘用车全产业链条,预计未来5年产值将过百亿元。哈尔滨新能源科技大厦的启用,将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全力拉动哈尔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激活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商招商
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
拥有全球唯一耐寒快充电池技术的北京中博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企业的核心。在南岗区政府和中博鑫源的共同努力下,黑龙江中博电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中博充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天通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烯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海华电子企业(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龙江大宇客车有限公司、哈尔滨中耀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中博新能源汽车配套租赁运营管理公司等14家企业同时入驻,形成了国内独有的石墨烯产业集群联动平台。
“经过300多天的努力,南岗区终于以商招商,将以北京中博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引领的十余家世界知名石墨烯生产及营销企业招至冰城,并签订了多个领先世界的科技项目。”北京中博鑫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告诉,从丰富的黑龙江北大荒黑金石墨矿产资源,到投资60亿元的耐寒快充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从耐寒快充电动乘用车、物流车、特种专用车、大客车生产、改装集成基地,到保证电池使用效率的ptc发热材料等新材料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从哈尔滨充电站(桩)投放运营管理中心,到轨道交通设备国内集成制造基地;从电动车销售租赁售后管理平台,到电动物流车运营管理平台;从互联网+北斗设备+物联网+车联网+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运算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到光大银行哈尔滨分行等专门金融合作平台,依托南岗区新材料工业园区和哈尔滨新能源科技大厦两大平台,在哈尔滨已率先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到市场推广运营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