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新能源车面临“二次污染” 2020年或有17万吨报废电池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累计报废汽车电池辆将达到12万~17万吨,而截至目前,国内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才刚刚开始。 9月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累计报废汽车电池辆将达到12万~17万吨,而截至目前,国内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才刚刚开始。 

9月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主任张成斌表示,目前的指导文件虽然划出了车用电池的回收主体,但是由于缺少强制标准,经济效益又很难实现,因此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面临重重困难。 

那么这些从电动汽车上拆解下来的退役的电池,到底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二次污染呢?

电池回收进展缓慢 

将乘用车上使用过后的电池用于储能,是目前不少企业的打算,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顺利。

我国新能源车虽然大规模增长,但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或称梯次利用)的实践尚未成熟。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汪晓健表示,上汽已经开启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结果不大好”。

据汪晓健介绍,在电动乘用车上使用过的电池,后续用在储能领域,其实一致性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最现实的办法是用于一些开关电站或者慢充电桩,但是采用量不大,而且经济效益很难实现。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的数据,拆解一吨废旧电池的费用约为5575元,其中人工费用2500元;回收一吨三元电池的收益为5900元,而回收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收益为4000元。由于目前回收量少,所以不少企业都是直接将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除了环保和经济性方面的考虑,锂资源缺乏也是需要进行回收的因素之一。张成斌表示,“短期内我国锂资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的锂资源将需要依赖进口。”由此看来,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以后,车用电池的回收也是势在必行。 

政策监管亟需补齐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为了让电池更有回收的价值,首先需要提升电池本身的品质。另一方面,电池规格、尺寸方面也需要进行统一,最好未来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时,可以不需要进一步拆解为单体。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