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企业集锦(一)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统称为锂电池四大材料,上述材料在电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正极材料占40%左右,电解液占16%左右,隔膜占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统称为锂电池四大材料,上述材料在电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正极材料占40%左右,电解液占16%左右,隔膜占21%左右,负极材料仅占5%。锂电池材料下游需求主要在小型电池(消费电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速增长将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以下按区域介绍国内相关公司,供大家参考。
北京市
1.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北大先行由东圣投资和北京大学合作于1999年创建成立,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除了电池正极材料外,公司还涉足了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北大先行已经形成了北京基础研究、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泰安和西宁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北京普莱德动力电池组装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战略格局。2014年北大先行实现销售额7.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4%。2015年销售额约10亿元。截止2014年底,产能1.5万吨/年,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主要客户包括ATL、CATL、力神、光宇、维科等。
2.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当升科技”,股票代码:300073),成立于2001年,起源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家首批创新型中央企业——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当升科技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进入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国内率先出口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是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之一。当升科技正极材料产能:9000吨/年;负极材料产能:6000吨/年。主要客户有比亚迪、比克、力神电池、ATL、三星、SK、LG、三洋、索尼、东芝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于2010年4月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以锂电正极材料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