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前沿技术 >

新能源汽车该如何走出动力电池的“困惑”

[摘要]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根据该规定,新能源汽车产品若想获得补贴,使用的电池必须来自该目录的企业。(中国电动汽车网记者齐凯

[摘要]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根据该规定,新能源汽车产品若想获得补贴,使用的电池必须来自该目录的企业。

(中国电动汽车网记者齐凯强)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根据该规定,新能源汽车产品若想获得补贴,使用的电池必须来自该目录的企业。而当下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的外资电池均未被列入目录。目前,在售车型要在2017年7月1日前完成电池的整改;自本年7月1日起,新申报车型必须选择进入目录的电池品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4.05万辆和33.11万辆,位居世界首位。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达到9.44万辆和9.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8%和131.1%。

从2014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对于新能源产品来说,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部分占到了电动车整车成本的70%以上,而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特别是电池都严重依赖外资。但是这些企业却未能进入目录,这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无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不过也有消息称,正在修订中的征求意见稿中将放宽对在售车型限制,已经获得目录的,将给出一年调整时间。

但是,更换进入目录的电池产品需要时间,这并不是简单更换电池,更换电池后还要对整车性能进行重新验证。即便通过验证,重新进入市场,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是否会下降,销售时机是否已经错过,消费者能否接受都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面对如此窘境,新能源车企将如何自处?

7月16日,“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邀您共同探讨。届时,科技部863电动车动力电池重大专项检测中心主任王子冬,科技部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旭辉博士等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顶尖专家将联袂出席,为您带来最领先的技术、经验分析。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