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车网 > 新能源汽车 >

合肥成威马上市背后“推手”,上海却成最大受益者?

7月份就已经放出话来,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家上市的哪吒汽车,却被威马半路截了胡。9月17日,威马完成D轮融资的消息被放出,由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领头,投资金为

7月份就已经放出话来,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家上市的哪吒汽车,却被威马半路截了胡。

9月17日,威马完成D轮融资的消息被放出,由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领头,投资金为10亿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跟投,投资金额为5亿元。此轮融资过后,威马的估值也达到了350亿元。

而该消息称,在D轮融资完成后,威马汽车将于10月份冲击科创板,预计最早于年内上市。

很快,一位威马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消息。“这个月(9月份)26号关账审计,(上市时间)应该要比哪吒快。”而他透露,公司内部审计已经搞了很久了,大概率会在今年之内实现IPO。

似乎与与沈晖以往高调的作风不同,对于“上市”,威马选择了闷声干大事。而在助其一臂之力的“金主爸爸”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地点——合肥。

4个月之前,刚刚给蔚来送出“续命钱”的合肥市政府,这一次又成为了威马上市背后的“推手”。那么,接连投资新势力的合肥,是否有意与上海相呼应,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打造出一个“中国特斯拉”的聚集地?

timg.jpg

“慢一拍”的安徽

都说投资要趁早,但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上偏偏选择了“慢一拍”。

尤其是在邻居江苏的衬托之下。自2014年起,江苏便将“造车梦”的希望寄托到了新势力之上。在“广撒网”的策略之下,江苏省前后共引进了至少15家造车新企业。而与之相比,安徽却等到新势力们频频“暴雷”的这一年,才开始有所动作。

但慢显然也有慢的好处。毕竟,等隔壁把“雷”都扫过一遍之后,再剩下的,基本都是在正经卖车的了。于是,成功押宝蔚来之后,安徽又将目光放到了威马之上。

对此,我们联系到了合肥市科技局高新处相关领导,他向我们证实了这一情况,合肥市确实已经投资威马。但在蔚来和威马之后,合肥是否会向其他新势力抛出橄榄枝,还是个未知数。

随后,合肥国科新能投资处的相关负责人也向我们表示,虽然目前投资威马的事宜已经曝出,但是具体细节暂时还不方便向外透露。而未来威马是否会将生产基地落地合肥,目前也没有准确消息。

尽管对于合肥和威马来说,现在公开“合体”还不是时候,但从其今年接连的举动不难发现,在风投领域,一直被戏称为“逢赌必赢”的合肥,这一次显然又将“赌局”放到了新能源汽车之上。

今年四月份,合肥斥资百亿投资蔚来的消息轰动了市场。在当时被成为“骗子企业”的蔚来,相继在北京、上海、浙江吃了闭门羹之后,合肥成为“接盘侠”的行为,无异于“冤大头”。但谁也没能想到,短短几个月之后,蔚来却真的成为了“未来”的希望。

222.jpg

而一个月后,大众、江淮和国轩高科之间合作的双子落地,则更加让合肥这个地方,成为了大众在华电气化战略的重要基地。或许谁也不曾想到,只拥有“思皓”这样一个鲜有存在感品牌的江淮大众,如今却连同国轩高科,成为了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战略的未来。不仅如此,除了国轩高科之外,合肥还拥有威灵电机、合肥巨一等新能源相关配套企业,可谓在整条产业链上的布局,都已相当完善。

333.jpg

更为重要的是,合肥还是全国半导体产业链最全的城市,更有着“芯片之城”的称号。众所周知,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恶化,智能汽车所需要的“芯片”和“处理器”等核心零部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可以说,只有从根本上让这些零件达到“硬实力”,中国汽车才有可能真正摘掉“低廉、质量差”的帽子。

而在这一点上,合肥早在很多年前就已开始布局。事实上,到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合肥在新兴产业上清晰可见的版图布局。

例如,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以晶合、长鑫、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而这些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之间,刚好能够形成天然的协作与互通。

也就是说,从蔚来,到大众,再到如今的威马,合肥这盘“高新产业协作布局”的棋,已经运筹帷幄。

上海也要一杯羹

除了安徽合肥之外,在D轮融资中,我们也看到了威马汽车的“老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作为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同样也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全资子公司。因此,这跟投的5亿元,实际来自上海市政府的腰包。

而上述威马员工透露,作为交换,威马销售公司要从苏州切回到上海。“销售公司之前从上海切换到苏州,上周(8月底)又立项从苏州切回上海。”

他所谓的“之前”,距离现在刚好一年。2019年9月中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大股东变更,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而新增股东正是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9月、威马”,在搜索框中输入这三个关键词,很快,我们或许猜到了上海在去年退出的原因。

去年的这个时候,威马正饱受舆论攻击。

首先是来自销量的考验。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威马的累计销量为1.27万辆。虽然从数据来看,这个成绩在造车新势力中并不算差,毕竟小鹏在当时也只卖出了1.27万辆新车,而蔚来的销量更是仅为1.23万辆。

但问题出在了“目标”之上。过分乐观的威马,为2019年定下了“10万辆”的销售目标,与蔚来、小鹏分别只有4万辆的目标相比,截至第三季度,其仅完成了12.7%的任务量。于是,类似“威马最惨”的字眼便出现在了很多销量盘点的稿件标题之中。

不仅如此,在当时原本就十分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下,威马的“手高眼低”更加成为了群嘲的对象。

雪上加霜的是,在当时,威马EX5也频频被曝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比如在第一电动的车主群中,更是有用户细数了威马汽车的“十二宗罪”。虽然没有“谁买蔚来谁孙子”的言辞那么激烈,但“后悔死了,想赶紧把这车开报废”的自白,对当时才刚刚起步的威马而言,冲击同样不小。

33333.jpg

于是,向来精明的上海,选择了及早脱身。事实上,迄今为止,除了特斯拉之外,上海从未对任何一家新势力表现出“特别的爱”,即使是从它手中拿走钱的天际和零跑,也没能在此落地。

但时间到了一年后的今天,形势却今非昔比,那些曾经被路人看不起的新势力们,如今却变成了股市里的“香饽饽”。而到如今,蔚来、理想、小鹏已经各自找到“归宿”,于是上海只能将希望放到威马之上。

而将销售公司从苏州切回上海,不止是名义上的参与,该威马员工透露,将公司归到哪里,就要在哪里上税。现在将公司归到上海,对于这座没有自主新势力在手的城市而言,也算是抢在最后,登上了威马上市前的末班车。

如今,在企查查上搜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经重新回到了大股东的行列,而不远的将来,或许我们也将见证,威马合肥生产基地的建成。

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712937677@qq.com)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6965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