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 2019年外资扎堆并购国内新能源车企
5月14日,彭博社(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日产汽车有意投资一家中国电动车初创企业,旨在获得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大的
5月14日,彭博社(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日产汽车有意投资一家中国电动车初创企业,旨在获得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大的市场份额。
很不巧的是,时隔不过一周又传来另外一起消息。
雷诺集团10亿元并购江铃新能源汽车。据说目前已经拍案。
江铃集团新能源于2015年成立,是江铃集团旗下的子公司。2018年,江铃集团新能源全年销售4.5万辆电动汽车,环比增长41%。目前旗下产品主要有易至EV3、E400、E200N、E200L、E160L、E100B。
2019年3月26日,江铃集团新能源全新品牌“易至汽车”正式发布。根据此前规划,未来江铃新能源将建设3个整车平台,4大系列共计20余款产品,2020年占有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
并购江铃新能源也非雷诺汽车一时兴起,早在2018年12月20日,雷诺集团和江铃集团宣布,双方签署电动车合作协议。雷诺集团将通过增资成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重要股东。
据江西省政府披露的消息显示,法国雷诺投资10亿元并购江铃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签约。
虽然日产收购中国那家电动汽车公司还未有定论。
但宗多消息指向了一点,未来汽车将走向电动化。
中国从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的新能源汽车振兴计划,可以讲发展了十年,中国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技术与产业链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行列。
在过去的汽车界故事,大家听到的总是中国车企为了技术去收购外国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而目前,你听到却会被改变。
这可能是我们高兴的也是我们中国车企悲哀的一点。
2016*2018年这两年,中国资本好像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大量的资本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但发展新能源汽车靠的不只是简单的资本,他需要技术,还有温和的市场需求条件。
恰巧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从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中国的乘用车消费市场便开始了微增长甚至负增长,汽车企业在寒冬中开启了新一轮的变革。
不少汽车企业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
引入资金、被收购、卖资质,或是主动求生或是无奈之举。收购也罢,坚持也好。
我们不难看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大众、奔驰等汽车巨头们也都不惜斥百亿巨资全面转型新能源。
从收购事件来看,我们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掌握技术以及成绩。但我们更需谨慎的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泡沫。
为什么会被收购,就是泡沫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