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疫情结束后汽车消费可能会出现小高峰
尽管自2020年一月下旬开始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对我国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需求和生产骤然放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出口下行。疫情期间的汽车终端销售也处于被抑制阶段,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仍对今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的这种信心也有着充分的依据。
“从2003年非典的经验判断,人民防护意识的增加,对乘用车的私人消费会有较强烈的需求。”陈斌以北京市场为例判断,2003年非典结束后,北京市场私人需求猛增,出现每天500、1000、1500辆的购车需求高峰。中国汽车工业也从那时候开始进入高速增长。“一季度的购车需求受到压制,但随着疫情结束,市场会出现购车小高峰。尤其是随着各项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汽车市场有可能出现增长。”陈斌表示,市场恢复情况关键看疫情的发展。
陈斌强调,当前,机械工业包括汽车行业积极复工复产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行业、企业都有强烈的复工意愿,复工的前提条件是人流、物资的流动,企业在复工前一定要做好防疫准备,包括防疫用品的准备等,在地方防疫工作的总体部署中,科学合理地复工生产。”陈斌强调,企业复工必须要先考虑防疫物资和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再复工。而目前,机械行业包括汽车行业都在积极复产复工。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机械工业复工率已经达到66%,而2月10日复工率还不到5%,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行业的复工率在2月24日也已经达到70&。尽管其中有很多是部分复产,但行业生产正在逐步恢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